今年8月起,社交平台上就陆续有大理网友发视频:洱海水漫到了沿湖低洼路面,全民健身中心附近的浅滩成了孩子们踩水玩的“天然乐园”。这几天,越来越多人问:洱海水位涨得这么快,到底是咋回事?官方有没有应对办法?

文章插图

答案藏在雨里。大理州洱海管理局10月21日给出数据:截至10月19日,洱海流域平均降雨量984.6毫米,比去年同期多260.4毫米,偏多36%——洱源县更“夸张”,降雨量比去年多了70.6%,属于“特多”级别。雨水一个劲往洱海里“灌”,今年净入湖水量达到8.59亿立方米,是去年的3倍。

文章插图

其实年初洱海水位还在1965.24米,5月甚至降到年内最低1964.57米。可进入雨季,雨水像“没关紧的水龙头”,水位“噌噌”往上窜。这可难坏了洱管、水务、气象这些部门——既要防西洱河行洪出问题,又得保证洱海不超1966.00米的法定最高水位。

文章插图

办法很快落地:“双管齐下”加大出流。一方面让西洱河多排水,另一方面用引洱入宾工程分流。截至10月19日,洱海累计出流5.53亿立方米,是去年的近3倍——西洱河出流5.08亿立方米,是去年的3.43倍;引洱入宾也出了0.45亿立方米,比去年多12.5%。

文章插图

效果很快显现。10月20日,洱海水位回到1965.82米,比法定最高水位低0.18米。现在西洱河还在按60个流量持续出流,一天能排近520万立方米水,水位正慢慢往下落。

“接下来我们会盯着降雨和水位变化,既要保西洱河安全,又要顾宾川用水。”州市洱海管理局说,后续会继续加大出流,用“精准调度”把洱海水位稳住——毕竟,这汪“高原明珠”的水位,连着每一个大理人的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