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宫东翼最近的动静,比华盛顿十月的风还急。原本特朗普总统说要拆一面墙建宴会厅,结果没几天就“升级”成了整体“现代化改造与翻新”——要知道,这里传统上可是第一夫人办公室的所在地。更受关注的是预算:从最初的数亿美元,突然涨了5000万,最终“约达3亿美元”。但比起改造规模的“突变”,外界更想知道的是:这笔钱,到底谁来出?

根据《今日美国报》23日的报道,白宫公布的捐款名单里,科技圈的“顶流”们排着队“买单”:谷歌、亚马逊、元宇宙平台、微软、苹果这些大家熟悉的巨头,都出现在了名单上。加密货币领域也没落下,Coinbase、Ripple、泰达币(Tether)这些企业也加入了队伍。还有科技行业的投资者——卡梅伦·温克尔沃斯和泰勒·温克尔沃斯兄弟,这对曾和扎克伯格打过官司的“Facebook早期参与者”,也成了捐款方之一。

但名单里最“耐人寻味”的,是两家和特朗普政府“深度绑定”的企业:帕兰蒂尔技术公司和洛克希德-马丁公司。前者是做数据分析的,后者是军工巨头,它们都和特朗普政府签过数十亿美元的合同。这两家“拿了政府大单”的企业,又成了白宫东翼翻新的“金主”。

除了企业,政治圈的“自己人”也没少参与。小企业管理局局长凯莉·莱夫勒、商务部长霍华德·卢特尼克(以“卢特尼克家族”的名义),都在捐款名单里。还有阿德尔森家族——2018年,特朗普曾给以色列裔美国亿万富翁米丽娅姆·阿德尔森颁发过总统自由勋章,现在这个家族也成了“买单者”中的一员。

至于特朗普自己,他之前倒是说过“会出资承担部分费用”,但白宫没披露他具体要出多少。而37位捐款方各自的出资数额,白宫也没回应《今日美国报》的问询。

其实,这件事之所以引发讨论,不是因为“翻新”本身——而是“买单者”的身份。那些有巨额政府合同的企业、政治盟友的参与,让“3亿美元账单”背后多了一层“利益交织”的影子。有人问:这些企业捐款,是出于“支持白宫建设”,还是因为和政府的“特殊关系”?那些政治盟友的参与,会不会让“翻新资金”变成另一种“政治回报”?

白宫东翼的墙拆了又建,但“谁买单”的疑问,恐怕比翻新后的建筑更让人难忘。毕竟,当“公共项目”的资金里混进了太多“私人关联”,人们难免会对“透明”二字打个问号。